個人品牌變現
5大關鍵策略

我一直記得第一份工作面試時,老闆問我說送禮送A好還是B好。 那時身為新鮮菜鳥的我,還以為這是一個腦筋急轉彎提問,就回答了一個自以為創意的答案。 不過往事不堪回首,就先不說到底回了什麼嗚。
總之老闆回說:你問過收禮的人想要什麼嗎?
天,當場被打5磅重的臉。
總之藉由這件事情,我開始思考我們往往在送東西時,可能會覺得這個不錯那個不錯,但確實時常忘記要送對方真正會喜歡的東西。
這件事情跟我們做行銷其實也是一樣的!
行銷跟送禮一樣,不是說我們想說的就好,而是要給對方想要的。
行銷跟送禮一樣,要用同理心去理解對方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行銷要做好,要做到真正暸解消費者的需求
現在在做任何商品的行銷之前,我一定會先好好做功課,把這個商品暸解個徹底後,才安排行銷策略。
我們先好好坐下來,做功課 :
暸解這些事情之後,我們才能做出真正可以打動人心的行銷,不論是要做廣告、內容行銷、找網紅、做口碑都是一樣的。
我們做的行銷、廣告、頁面會失敗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不夠暸解我們的受眾,不夠暸解他們對於產品的需求。
如果我們向受眾溝通的點,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怎麼會買我們的商品呢?
就像我們朋友明明就喜歡可愛的東西,我們卻送他一件龐克風的衣服,那他就只能露出尷尬卻不失禮貌的微笑了。
所以今天~主要想來分享一下:
做行銷時,我們可以先做哪些功課,好來暸解我們的受眾,以及受眾在意的點,做出讓他們心動的行銷呢!
那我們就開始吧!
當然首先記得先暸解一下我們的競品有哪些,然後就可以開始打開競品的頁面好好觀察一下了。
為什麼要觀察競品頁面? 因為有些競品已經在江湖打滾一陣子了,他們會拿出來說的點很有可能就是他們發現受眾在意的點了,所以我們可以藉由觀察競品頁面知道有哪些點可能是我們可以跟受眾溝通的。
假設我們今天要賣迷你按摩槍,我們直接來觀察一下這支Booster迷你按摩槍。
我們會發現在主要的banner上面強調了這幾個點:力道最強、保固15個月、防手震專利、電池續航15小時。
從以上幾個點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
藉由觀察競品頁面,我們可以去猜想受眾會在意的事情。至少觀要察5個主要的競品哦,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楚暸解受眾會在意的點。
看一下競品的廣告及粉專上面有沒有消費者詢問的問題。
像我看到很多人會問按摩槍的問題是說:按摩槍會發燙怎麼辦?
表示這個問題是很多人在購買按摩槍都會遇到的問題,那我們有沒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這都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假設我們要賣按摩槍,打按摩槍ptt就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問問題了。
我們要從這些問題去拆解蛛絲馬跡,暸解問出這個問題的背後代表的意思。
我們來看以下3個實際的案例:
從這篇發問文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什麼呢?
到相關論壇搜尋的話不只是要暸解大家的問題,我們也可以觀察哪一個地方有我們的受眾出沒喲。 像是美妝商品,很多人都會到urcosme跟fashionguide等等地方做討論,那我們就可以思考是否可以有一些口碑的操作呢?
不過先回到觀察論壇裡受眾的問題:
很多人都很在意打的深不深的事情,而且也明顯看出各品牌都在說自己可以打得很深,那我們實際上到底要怎麼證明我們真的打很深呢?這就是我們很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
這是一個最直接的方法!
直接問他們說:
這是一個最直接可以暸解受眾想法的方法!
要怎麼找到這些人呢?
有時間的話可以提供一些誘因然後發問券讓大家填寫,但如果時間不夠就從身邊的親朋好友下手吧!
出來江湖混久了之後,我們就會開始收到很多的回饋:
從消費者的回饋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優點以及缺點是什麼了,好好的加強宣傳及改善就是我們可以做的事囉!
很多商品都有實體門市的!想要暸解受眾以及受眾需求就直接像個偵探一樣好好的進去觀察吧!
觀察:
雖然去店裡很麻煩,但是這真的是可以實際去暸解消費者需求的方法,非常直接。
那如果今天是深入敵營去做觀察的話,記得不要做的太明顯,要像個普通人一樣假裝想購買商品然後逛逛。
不要很菜的拿一個筆記本站在旁邊抄阿抄的,小心被人家懷疑你有問題啊!
(好啦,其實我知道根本沒有人會這樣做,但我就想提醒一下嘛)
另外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很花時間,但是我真的很建議可以去看看,還可以觀察競品的實體裝潢、擺設、店員的風格等等。
Google有一個關鍵字規劃工具,可以看關鍵字的大概搜尋量。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工具去看看大家在購買某類商品時會搜尋哪些字,進而去推測消費者在意的痛點。
假設我們去用這個工具去看空氣清淨機,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些受眾的想法:
知道受眾在意的點、知道受眾購買此類商品會評估的點後,我們要去思考:
我們可以把受眾在意的點排開,然後一一去思考我們商品的哪些優勢可以最好的解決他們的問題,然後去思考要用什麼方法去向受眾溝通。
找到我們最有利的特點,不斷地放大溝通
那假設我們根據上面例子會知道大家很注重按摩槍的深度問題,我們就可以思考我們的商品深度比別人深嗎?要怎麼證明呢?
思考完以上的事情之後,我們就會知道我們在規劃行銷時可以著重打哪些地方:
有些人會擔心自己打的點或受眾會不會是錯的。
我建議不需要擔心這個點,因為市場的數據會給我們解答。
我們可以依據解答去調整我們溝通的策略。不用想說定了就定了,一輩子都不能改了。現在結婚都可以1秒離婚了,只是調整我們溝通的點是非常OK的!
所以,我們在打廣告的時候都會用各種不同的痛點去跟消費者溝通,然後我們就會知道用什麼痛點溝通,消費者最會買單。
我們不需要去猜哪一個一定會中,等數據跑下去之後,市場自然會給我們答案。
我有一個保養品的客戶,一開始我們都以為受眾會是30歲左右的人,結果看數據發現竟然是18-24的轉換率最高,市場給了我答案。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都長到那麽大了,會自己洗衣服、拖地還有叫外送了,還是要做一大堆的功課!而且做得比小時候還要用功許多!
不過呢,我認真發現很多的行銷會失敗往往都是因為功課沒有做好,不夠暸解受眾、不夠暸解受眾到底在意什麼,所以往往打出來的廣告根本無法打動人心。
所以我呀~真心會建議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做功課,暸解受眾的想法,這樣我們才可以做出符合受眾需求的行銷策略跟廣告唷!!
按讚安娜Facebook,歡迎大家來聊聊,網路行銷、個人品牌、知識變現!